第五节,道路养护,大修,改造技术
一、旧路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工艺
(一)旧水泥混凝土路作为基层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(白+黑)
1、施工要点
(1)对旧水泥混凝土路做综合调查(外观评定和弯沉值测定);
(2)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层与基层间的空隙,作填充处理;
(3)对局部破损的原水泥混凝土路面应剔除,并修补完好;
(4)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层的胀缝,缩缝,裂缝应清理干净,并采用防反射裂缝措施;
2、基底处理理方法:换填基底材料和注浆填充脱空部位的空洞;
(1)开挖式基底处理:
A,现象:对于原混凝土路面局部断裂或碎裂;
B,方法:将破坏部位凿除,换填基底并压实后,重新浇筑混凝土
C,优点:工艺简单,修复也比较彻底,缺点:对交通影响较大;
(2)非开挖式基底处理:
A,现象:对于脱空部分的空洞
B,方法:采用从地面钻孔注浆的方法进行基底处理;处理前采用探地雷达进行详细探查,测出路面板下松散,脱空和既有管线附近沉降区域;
3、反射裂缝处理方法
(1)反射裂缝:当不处理原混凝土路面的各种缝,直接浇注沥青混合料后,车载压力后,在缝口处受应力作用开裂,并向路面延伸的裂缝;
(2)处理方法:
A,处理板缝:将原混凝土板缝填充实;
B,设应力消减层:在原混凝土面层的板缝处铺一层橡胶沥青碎石;
C,土工织物处理:在原混凝土面层的板缝处铺一层土工织物;
D,加厚面层:增加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厚度;
第六节,冬雨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
一、雨期施工
1、大原则
(1)预报:掌握天气预报,安排在不下雨时施工;
(2)小快:集中力量分段,快速施工和压实;
(3)防,排,堵:防雨棚,排水系统,截水沟等;
(4)修复:有损坏,及时修复,换填换做;
2、各结构层雨期施工要求
(1)路基:分项开挖,留好2-3%的横坡,当天挖完,填完,压完,不留后患;
(2)基层:拌多少,铺多少,压多少,完成多少,避免雨期进行石灰土基期施工;
(3)面层:沥青面层不允许下雨时或者下层潮湿时施工,水泥混凝土面层,勘测含水率,及时浇筑,振捣,抹面成型,养护;
二、冬期施工:
1、大原则
(1)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5℃,或最低气温低于-3℃,视为进入冬期;
(2)做好防冻、保温,快速施工,保证质量;
2、各结构层雨期施工要求
(1)路基:当日达不到设计标高,应将操作面刨松或覆盖防止冻结;
A,快速路,主干路路基不得用含 有冻土块的土料填筑;
B,交干路以下道路填土材料中冻土块最大尺寸不得大于100MM,含量小于15%;
(2)基层:级配砂石(砾石),级配碎石施工,根据环境最低温度酒布防冻剂溶液,随洒布,随碾压;
A,石灰,二灰稳定土类进行冬期前30-45天停止施工;
B,水泥稳定土宜在进入冬期前15-30天停止施工;
(3)面层:
A,沥青混合料面层:
①城市快速路,主干路沥青混合料面层在低于5℃时严禁冬期施工,次干路及以下道路低于5℃停止施工;
②粘层,透层,封层严禁冬期施工;
③必须施工时,提高沥青混合料搅合,出厂及摊铺温度,覆盖运输保温,下承层干燥,清洁,无冰雪霜,“快卸,快铺,快平”“及时碾压,及时成型”,一天内气温较高时摊铺;
B,水泥混凝土面层:
①出料温度不得低于10℃,摊铺温度不低于5℃;
②采取防冻保温措施,连续5昼夜平均气温低于-5℃或最低气温低于-15℃时,停止施工;
③快速施工,及时覆盖保温层,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(常规为14-21天);